问题三,市场占有率问题,我目前听到过的最大型的在建婚礼堂项目,大概有35个宴会厅,有个最简单的算法,全年52周,考虑到有些周末是不适合结婚的,再考虑到五一,国庆,二个大假期,(当然部分地区还有春节期间扎堆结婚,但这些地区一般不适合去开设婚礼堂)共有差不多106天是适合结婚的。我提到的33个宴会厅全部饱和运行,这106天中,午宴,晚宴全满的情况下。一年也不过6400多场婚礼。而它所在地每年的结婚新人数超过4万对。只占当地需求的17%,还有至少83%的新人是无法选择他们。
这是一个假想推导,实际他是不可能承载那么多婚礼的。如果稍微了解一点酒店宴会行业的运营方式。所以实际情况是即便是一个全国巨无霸型30个宴会厅的婚礼堂项目,也顶多占到当地10%左右的市场份额。婚礼堂由于投资体量巨大,而且有资本的介入,树大就会招风,有唐僧就一定有想吃肉的妖怪。
特别是不懂婚礼的社会餐饮和个体酒店老板转型婚礼堂,因为不懂婚礼,所以一定会去找业内婚礼人合作。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。前面说了,婚礼堂就是一个全国人民在试水的行业,不同的从业者所擅长的领域和针对方向是不一致的。有偏向于设计方向的,有偏向于运营方向的,有偏向于落地方向的,甚至还有有偏向于洗脑方向的。
不过,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对婚礼堂也是一知半解,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个事实。在和这些不懂婚礼的老板沟通过程中,个个都是成功的婚礼堂全能高手。
各种各样神乎其技的说法和手段,像杂耍一样把一个个真心求教的餐饮老板忽悠的一愣一愣的。比如,搞设计的忽悠老板花大钱去做场景设计,完全不管我上面提到的场景更新频率的问题。最终的结局就是几千万投资硬装,几十上百万的设计费,最终开业半年后,客人还是带着外面的婚庆进来布置,因为你几千万的投资在客人眼里变成了厅内的装修,而不是一个婚礼场景。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。这个理论可以用在婚庆对客人上,但绝对不可以用在场地方对客人上。因为场地永远是场地,所包含的一切都是带有场地的属性。
五星级酒店的洗漱用品再好,我还是喜欢带自己的毛巾和洗发露。可入住后送到房里的果盘,我就觉得很赞,很好吃。
所以,到底是做千年不还的毛巾,还是做跟着时令的水果?
四个字:大道至简。
回到文章的开头,我说一切的本质都是“行业标准化和个性化的话语权争夺”。
婚礼堂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,否则这个风不会吹得那么大,那么猛。只是看谁的思考方向对了,仅此而已。 |